敬業(yè)是職業(yè)道德的靈魂,它為個人安身立命奠定基礎,為社會發(fā)展進步注入活力。正是依靠敬業(yè)奉獻,中華民族創(chuàng)造了燦爛的文明。敬業(yè)樂業(yè)的民族,必定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民族;缺乏敬業(yè)精神的社會,難免被人詬病和輕蔑。
腿快、手快、眼快,用心照顧老人的護工湯巧玲,就是我市眾多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代表之一。
湯巧玲今年55歲,是臨潁縣仁康洪福老年公寓的一名護工。擔任護工以來,她用細心、耐心、愛心和責任心,認真地照顧著老年公寓的老人們。
10月24日,記者見到湯巧玲時,她剛剛給一位老人換完衣服,正準備到餐廳給老人們準備午飯。一路上,她始終微笑著,親切地和每一名老人打招呼,并送上一聲“叔,您慢點”,“姨,有事叫我啊”。“中!玲,你去忙吧。”老人們也給予熱情的回復。
湯巧玲給老人喂飯。
湯巧玲家就在老年公寓附近。兩年前,她應聘成為一名護工,開始了每天照顧老年人的工作。
“干這個工作得腿快、手快、眼快,懶是不行的。”湯巧玲說,工作人員只有足夠快,才能給老人提供高質(zhì)量的護理和服務。每天早上7點一上班,她的工作就緊鑼密鼓、有條不紊地展開了。打掃衛(wèi)生、洗衣服、給老人打飯、打水、給臥床老人喂飯……一天下來,手機顯示她至少跑了10公里。
“習慣了。跟老人在一起我也很開心。每天最高興的事就是一早來上班,到各個房間跟老人們打招呼,看看一張張微笑的臉。”湯巧玲說。
老年公寓的老人,有生活可以自理的、生活半自理的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,需要護工提供的服務也就不一樣。對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,湯巧玲護理時,格外地細心、耐心。“玲好得很,給俺們端飯端水、剪手指甲剪腳趾甲,照顧得可用心!”在老年公寓居住的老人金剛柱告訴記者,湯巧玲把他們當成親人照顧,讓他和其他在此居住的老人很舒心。
湯巧玲告訴記者,她和其他護工除了定期參加老年公寓的培訓,還常聚在一起交流護理心得。“哪個老人啥脾氣,啥方法能更好地跟老人溝通,怎樣讓老人配合吃飯、洗澡……多多溝通交流,提升大家的工作能力。”
為了讓老人們身心舒暢,該老年公寓還定期舉辦娛樂活動,比如戲曲大家唱、象棋比賽、到風景秀美的臨潁千畝湖遠足,豐富老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湯巧玲表示,護理老人不僅需要技術(shù)嫻熟,更需要有愛心和責任心。
“老人們到了這兒就是來享福的,咱干了這份工作,就得讓老人舒心,讓老人的家人們放心,對得起自己的良心。”湯巧玲說。(記者:陶小敏)
責編:翟婷 編審:胡永全 終審:汪中東